中国人出境游四十年:从「一生一次」到「周末出国」

《中国人出境游四十年:从「一生一次」到「周末出国」》

2014年,中国出境游人数首次突破1亿人次,中国游客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的目标群体。旅行是一种增广见闻、促进人与人之间互相了解的美好过程。日益火爆的中国出境游向世界传递了怎样的中国形象?老外们到底又如何看待中国游客?
对于中国游客的海外形象,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为此,本报从外国导游、「中国通」、国外酒店高管等老外的视角出发,从今日起连续推出「老外眼中的中国游客形象」系列调查报导,聆听他们的心声与建议,为广大读者整体还原一个真实、客观、公正的中国游客形象。
三四十年前,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不仅没有护照,甚至连想要办护照的想法也没有。到了今天,从东京到纽约,从埃及金字塔到南美亚马逊丛林,甚至从喜马拉雅山到南北两极,世界各个角落都能看到中国游客的身影。
多项数据表明,中国已稳居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场、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正如总部位于德国的中国出境游研究所所长格奥尔克·阿尔特博士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採访时所描述的:现在各国旅游从业者给自己提出的问题,已从「中国旅游市场重要吗?」变成了「怎样能从中国这个巨大市场分得一块蛋糕?」
变化1
出境人数出国更便捷
年出境人数突破1亿
2014年,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首破1亿人次。
《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对出境旅游的定义为:「指中国(大陆)居民因公或因私出境前往其他国家、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进行的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病、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等活动。」
1949年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出境只限于政府公务。直至1983年,国家正式批准普通公民可自费跟团前往香港和澳门探亲,首开中国公民出境游先河。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出境旅游市场从东南亚开始。1988年,泰国成为我国出境旅游的第一个目的地国家。自1990年起,我国又陆续将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澳大利亚和纽西兰确定为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
2007年12月中美达成旅游协议;2008年6月18日,250人组成的首个中国团赴美,其中90个团员来自广东。一名76岁高龄的团员李连杰出行前对记者说:「我已等了很长时间,不过迟来总比不来好。」
至今,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旅游局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内地公民当年出境旅游首破1亿人次,达1.09亿人次,海外支出达到创纪录的1648亿美元,较2013年增加28%。有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出境游客消费支出预计高达1940亿美元。这些数据背后意味着,中国已稳居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场、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
德国的「中国出境游研究所」所长格奥尔克·阿尔特博士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採访时表示:「我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我接待到欧洲旅行的中国旅行团时,多数中国游客都认为:这是他们人生唯一一次到欧洲旅行的机会,因此他们都想去尽量多的地方。当时来说,能够获得出国的机会对他们来说可谓是千载难逢。但如今,有钱的中国人周末有空都可以从上海飞到首尔转转,对他们来说,就像国内游一样快捷简便,一点都不稀奇。」
变化2
出行方式从赶鸭子跟团
到「我的旅行我做主」
2008年6月中国首个赴美旅游团10天团费超过2万元人民币。当时,抢饮旅美头啖汤的成员大多数是中老年人,有钱有闲。
彼特在旧金山当导游已经14年,所接待的大部分都是中国游客。他粗略估计说,这些年接待过的中国游客有千人以上。彼特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採访时表示,十多年前,到美国的中国游客不多,大多数是参加公务团访美的。「那时中国游客给我的印象是比较朴实、谦虚和随和。他们的目的性比较单纯,要求没那麽高,有责任心、比较自律。」
曾几何时,中国游客给世人的感觉是:头戴旅行社发的统一红帽,成群结队地从旅游大巴上蜂拥而出。如今,除了传统的跟团游,以年轻人为主体的自助游迅速增长。他们对海外深度游和旅游品质的要求显着提升,出行方式呈现出多元化,主题鲜明的趋向,租车自驾、生态旅游、医疗旅游(整容和体检)、养生度假、教育培训旅游、海外游学和户外探险等特色游越来越受欢迎。
全球在线酒店预订网Hotels.com的数据显示,70%的中国出境游游客选择个人自助游的方式。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也显示,如今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年轻,45岁以下游客佔领中国90%的旅游市场份额。
这一群体的中国游客很多有四处游历的经验,懂外语,敢闯敢冒险,追求更丰富新颖的玩法。对于个性更强的年轻中国游客来说,跟团就像赶鸭子一样,他们追求的是「我的旅行我做主」。
「相较于长辈的语言不通,追求跟团的安全感,中国年轻人更加见多识广,加上网路信息发达,他们对美国当地风俗人情了解比老一辈人更及时和全面,而且很多人英语也很好,碰上不明白的事情会积极主动询问。」彼特说。
变化3
消费能力
从自带方便麵到买买买
中国成最大奢侈品购买国
2014年中国游客海外支出达到创纪录的1648亿美元,较2013年增加28%。
1648亿美国老导游彼特给记者举了个小例子:十多年前他接待的中国旅游团,不少人还自带方便麵,不出去用餐。「一方面,他们是怕美国的东西吃不惯;另一方面,他们跟我说吃方便麵节约,要给公家省钱。」
如今,中国游客显然不再是节衣缩食,相反,更像彼特形容新一代游客的「消费能力很强、要求也比较高、吃喝住玩都要好,捨得花钱享受」。2012年,中国游客超过美德游客,成为出国旅行出手最阔绰的游客。当年,8300万出国旅行的中国游客消费1020亿美元。据中国1月27日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游客海外支出达到创纪录的1648亿美元,较2013年增加28%。
对此,美国旅游协会主席罗杰·道描述更形象,他称中国游客是「会走路的钱包」。
全球在线旅游平台Travelzoo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大陆游客在旅行次数和花费都明显领先于亚太地区。调研显示,中国游客今年计划平均6.4次长短途旅游,预计平均花费8559美元(约5.3万元人民币)。
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所副所长蒋依依认为,中国人均GDP不断地增长,带动出境市场的快速增长。此外,最近几年人民币内升外贬,中国老百姓境外的消费能力增强,对于中国出境市场是一个促进。贝恩谘询公司中国公司1月的年度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同比增长9%,约为3800亿元人民币,其中近70%来自海外消费,目前中国仍是全球奢侈品最大的购买国。阿尔特博士则指出,「很多国家奢侈品售价比在中国便宜两到三成。对于中国游客来说,飞去国外买奢饰品会更划算。」
变化4
游客形象
旅游经验增多从「菜鸟」变「行家」
千千万万出境游的中国游客,在向世界展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强劲消费力的同时,也给当地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文化碰撞,由此引起了一些褒贬不一的评价。
随着世界各地的中国游客增加,围绕中国游客的各种大大小小、正面负面的报导日趋增多。除了有关中国游客数字和消费力的报导外,最近几年,一些诸如中国男孩在埃及神庙刻字、中国乘客泡麵泼空姐等负面新闻在国内外也引起巨大反响。
对于中国游客形象的负面报导,阿尔特博士向记者说:「游客在出国旅行时有一些不太符合地方习俗的行为,往往是因为缺少经验所致。对于一个出国游方兴未艾的市场来说,出现类似的个别现象很正常。事实上,一些失礼的行为不仅限于中国游客,任何国家的游客都可能会有。」
在中国游客之前,很多国家都曾相继经历过美国游客、日本游客蜂拥而至的年代。美国游客也曾被贴上「有钱、傲慢、粗鲁」的标籤,甚至常被目的国选为「最令人讨厌的游客」,日本游客也曾因爱集体行动,以及言语和观念差异而遭嘲笑。
阿尔特博士认为,通过教育能够有效地减少失礼行为的出现。人们会渐渐地从经历和教育中学习到:人人平等,文化与文化之间只有不同,没有孰优孰劣。「中国人爱说『不要客气』,不过在国外旅游时,应该『要客气』。」
格罗里娅·贝森女士在纽西兰经营一家倍受中国驴友欢迎的旅馆。在接受记者採访时,贝森女士给出了很理智的回答:「对客人的国籍背景,我没有先入为主的印象。我的待客之道是将他们作为个体对待,而不是看他们来自哪国。」
变化5
改变世界
从分不清亚洲面孔到主攻争抢中国游客
2014年,中国过亿的出境游客为世界旅游业的增长贡献达到19.62%。
中国游客因为更多地接触到世界各国而改变,同样,世界各国也因为大批中国游客的接踵而来而悄然发生变化。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所副所长蒋依依的分析,中国对世界旅游业和目的地的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根据我们的测量,中国的出境过亿的游客为世界旅游业增长的贡献达到19.62%,也就是说,将近20%的世界旅游业的增长是由中国的出境过亿游客决定的。」
这块空前巨大的蛋糕,几乎没人愿意错过。「此前很多国家的旅游从业者都没有真正意识到中国游客是一个多麽巨大的市场,一些人甚至还没能分清中国游客、新加坡游客和日本游客的区别。」阿尔特博士说:「而最近几年,好像突然之间人人都意识到中国游客给世界旅游业带来的冲击。现在,世界各地旅游从业者给自己提出的问题,已经从『这个市场重要吗?』变成『我怎样从这个巨大市场中分得一块蛋糕?』」
为了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各国可谓各出法宝。例如,简化签证手续、缩短签证时间、减少签证费用;更加深入地研究中国市场和中国游客的消费需求,不断提升中国游客对目的地的整体满意度;与此同时,更多目的国或地区开始学会宽容并理解中国游客的文化差异和生活习惯。
在《新一代中国旅行者:源自中国旅游革命的商业机遇》一书中,英国记者加里·鲍尔曼指出,「儘管要理解和满足中国游客的要求是一项巨大挑战,但其带来的报酬也同样巨大。如今,中国的出国游热潮已经成为每个人的关注焦点。」在阿尔特博士看来,如何真正能令中国游客满意,世界旅游业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他个人积累了近三十年的经验与观察得到的认识是:「中国游客更像是『投资者』。他们出国旅行过程中投资了时间、金钱和精力,他们需要获得诸如美好的旅行和购物体验、价格优惠、人格尊重以及思想上的启发等回报。接待中国游客时,将『给予投资回报』的概念渗透到服务和旅游产品当中。」(本报记者李明波、赵海建、温俊华、陈周、郑佳文、刘汉振、邢磊、王璜参与调查採访)
五年出境迅勐 四大巨变明显
不说远了,最近5年中国人出境游可谓发展迅勐、变化明显。
一是出境游佔据「半壁江山」。之前,南湖国旅主要做省内游和国内游,出境游仅占所有业务的5%;而如今出境游佔到50%,和所有其他业务平分秋色。
二是出境「主力军」两端化——年轻化、老龄化。之前出境游「主力军」是40~50岁的中年人,因为他们的财力雄厚;现在出境游面孔日趋年轻化,80后、90后都加入出境游的大军,比例佔到40%以上。 另外,最近几年出境游游客老年人数量在增加,其中60岁这个年龄层的老人也成为出境游的绝对主力。
三是出境游目的地「遍地开花」。之前受政策或航空运力影响,出境游主要是港澳和东南亚,如今哪裡都有中国游客身影。从邻近的线路到非洲、欧洲,都有中国游客的足迹;由短线到长线,由几个热点到遍地开花,南极北极游和世界环游都不再少见。
四是中国游客越来越「专业」。随着财富、阅历、经历的增加,中国游客不再不满足于旅行团安排,而会主动选择,对具体线路、地点和方式提出要求,主动了解目的地的谘询。由最初走马观花,到购买奢侈品,再到深度文化游转移;商务、文化交流、探亲访友之旅……旅游的目的越来越丰富。比如说,虽然出境游主要安排的是中餐,但游客们都会特别要求在食宿上体验当地特色,而且对食宿标准要求很高,比如在欧洲会要求住「古堡酒店」。
详全文 中国人出境游四十年:从「一生一次」到「周末出国」-旅游新闻-新浪新闻中心

点赞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