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尼亚洲航空(AirAsia)的QZ8501客机于去年底在爪哇海失事后,出现有关廉价航空(LCC)跟传统航空(LC)相比,廉价航空有多麽不安全的说法,但是廉价与「不安全」并不能完全划上等号。事实上,廉价航空在过去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已取得显着成功,对飞航安全也相当地重视。
◎廉航削减成本 创造最大盈利
廉价航空最早起源于1990年代初期,当时正值美国航空业积极向欧洲拓展航空业务的时期,随后廉航向全世界开展业务。美国因为幅员辽阔,飞机是最常用的中、长途交通工具。而且许多旅客只希望能够快速且安全地抵达目的地,并不需要高级的机上服务,因此廉价航空公司所具有的经济实惠价格和简便快捷的登记手续,就应运而生,并成功地打开在美国的市场,后来也扩展到全球各地的短程飞航服务。
廉价航空的基本商业模式是基于成本削减和盈利创收,并且要满足消费者的最大需求。乍听之下像是天方夜谭,但如今却已成为事实。基本上,廉价航空主要是从飞行成本和服务成本等两方面进行削减,以获得最大利润。
飞行成本首先就是机队单一化,如此就可以在购机价格、飞行员培训,甚至到后勤保养维修,都能够节省一部分成本;其次是停靠小型机场,如此就可以减少机场使用费;而且廉航多半使用接驳车接驳旅客,减少使用空桥的通道租用费;此外,廉航机组人员的薪水相对较低,大多以约聘方式雇佣。
◎不必要服务 节省成本
在节省服务成本方面,主要就是取消不必要的服务。「不必要」指的就是乘客从城市A飞往城市B的安全航行中,不必要的服务。最明显的就是取消免费食品和饮料的供应,这免去了航空公司依赖外界餐饮服务的高昂成本。如果乘客瞭解航行的价值,在60分钟或90分钟的航程中,供不供应餐食并不重要,而且航空公司瞭解,感到饥饿的乘客愿意支付一定的费用购买食品,例如花3美元买一杯咖啡,或是花5美元买一个三明治。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廉航的班次多半选在清晨和凌晨执行勤务,一般被称为「红眼」班机,而且一架飞机在一天内要连续、多次飞行,无论是对飞行员,还是对飞机机械本身,都是高负荷运转。
◎廉价并不影响安全
那麽廉价是否代表不安全?英国文化学者兼作家的爱德华.伯曼(Edward Burman)指出,廉价航空虽然尽可能地减少成本,创造盈收,但是却不能削减安全。因为如果没有良好的安全记录,廉航就无法飞航可以获利的航线,因为这些航线的拥有国家,不会允许安全纪录欠佳的航空公司,进入这些利润最丰厚的市场。
此外,廉价航空拥有非常现代化的年轻机队,再加上积极维护飞航安全的良好声誉,意味着廉航削减成本并未削减安全,成本的削减的确和收入的增加相关,但与飞机本身的质量并没有太大的关係。
此外,廉价航空不但必须满足国际规定和国际许可权的要求,而且在营运最现代化的机队方面也拥有优势。因此,一个航空公司是廉价航空还是传统航空,与安全问题没有太大关联,而且航行是否安全,主要还是在于能否严格执行航空规程、管理是否有瑕疵,以及天气等因素,而不在于是否廉价。
不过,廉价航空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如何掌握安全与成本之间的平衡点,脱离外界对「廉价」与「不安全」的迷思,将是全球廉价航空未来发展过程,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