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员,您的发展是奔着景区评级,即所谓4A、5A 景区创建,还是顾及林芝生态和老百姓,完善可持续发展?”
这是与西藏林芝地区行署专员旺堆初次见面,孤独星球前中国区总经理李小坚抛出的问题。旺堆认为,这是个“犀利”的问题,犀利之处就在于这个选择性设问,直戳林芝生态旅游梦想的痛处,是摆在林芝旅游业发展面前不得不做的,赤裸裸的生死抉择。问这个问题的李小坚,被聘为林芝生态旅游规划顾问。
如果从地方政府政绩出发,拿出核心优势资源,集中全区精力创建国家4A、5A景区,当然是最为短平快的一种发展路径,这些年来全国范围都在持续地创“国A”壮大旅游产业,林芝何尝不可?
但是,从林芝的特殊区情出发,从既保生态,又富民富财政出发,从部分地区简单粗暴的掠夺式开发模式导致严重后果的前车之鉴出发,林芝构建生态旅游区的梦想,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林芝旅游通往美好愿景的每个环节,都绕不开似乎难以逾越的道道“鸿沟”。
4月10日,林芝行署所在地八一镇毛纺厂展览厅,一场沙龙似的,以“集美自然”为主题的林芝地区生态旅游动员大会不怎么严肃,却有些沉重地召开。自称“一个农村长大,政府培养的官员”——林芝地区行署专员旺堆,如数家珍地向来自全国的60多家主流媒体及旅游业界专家诉说林芝发展生态旅游的构想、理念与底线,言谈中推心置腹,眉宇间求贤若渴——林芝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客源,适合林芝生态旅游发展的人才、理念和技术保障,比前者更重要。
对于旺堆而言,林芝就像一位待嫁的姑娘,即为她感到无比荣耀,又为她迈出娘家门之后的前途忧心忡忡。但是,在一个开放的世界体系中,面对游客的纷沓而至,林芝又不得不敞开门户,让全世界的人来体验、欣赏、品味她的美丽与哀愁。
林芝“绿色崛起”之梦
当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选项,它的综合拉动效应就被无限地激活,发展旅游业是欠发达地区最理想的转型路径,尤其是具有优势旅游资源的地区,旅游业对于当地的贡献,很难以常规定律来衡量。
根据旺堆专员透露,2014年,林芝地区全年接待游客28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2%和14.9%,旅游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6.8%。或许对于其他旅游地区而言,林芝地区全年接待的游客量不及一个热门景区的接待量,旅游收入也不及一家大型旅游企业的总收入,但是,如果按照国际统计惯例,当一个产业产值占区域生产总值的8%以上即为战略性支柱,高达26.8%的生产总值占比宣告旅游业已经成为林芝地区经济发展名副其实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但是,林芝的旅游发展仍然落后于周边其他同类景区。2014年,拉萨接待游客925万人次,日喀则接待游客310万人次,甘肃甘南州接待游客500万人次,云南迪庆州接待游客1440万人次,四川九寨沟县接待游客456万人次,均比林芝的280万人次高。
由于受区位、交通、气候、接待服务能力的等多方面的影响,林芝旅游远远没有达到规模效应,甚至连核心资源的开发均处于低等水平。林芝的客源更多地是市场自发的输送,散客、自驾游等群体是主要客源,营销推广层面尚未发力,对于市场的吸引力和聚合力不够。
目前,林芝共有26处旅游景区,游客可到达的区域占林芝土地面积的20%左右,主要集中在人口聚居区,而绝大部分人迹罕至、生态完好、风景秀丽的4A、5A级旅游资源深藏闺中。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林芝地区目前已使用的景区占可开发面积的30%左右,其中5A级旅游景区已开发区域的综合使用率仅为25%。
比如在5A级景区中,雅鲁藏布大峡谷区域已开发面积为1/3,产品开发深度为20%左右;南迦巴瓦峰区域已开发面积为10%,产品开发深度为20%;波密冰川群景区已开发面积为10%,产品开发深度为10%;巴松湖已开发面积为35%左右,产品开发深度为40%;鲁朗区域已开发面积为30%,产品开发深度为40%,更不用说,林芝还有不胜枚举的优势资源处于初级开发和待开发状态,具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原生态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是林芝最大的特色、最大的优势和最大的亮点,也是林芝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石。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要把西藏建成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而林芝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11年,习近平在出席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典、视察林芝时指出,“要做精做强旅游业”;2012年,李长春在视察林芝时提出,林芝要利用好山水之美、风光之美、文化之美,建设“世界旅游高地”,林芝给自己的定位是建设“世界级生态旅游大地区”——
以生态文明为主线,以休闲度假、避暑养生为特色,发展生态经济,传承生态文化,推动生态强地,促进生态惠民,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使“青山绿水”转化为“金山银山”,在发展区域经济的战略路径上,林芝选择的是“绿色崛起”。
“绿色崛起”,是一个具有乌托邦色彩的转型升级路径,也因此,林芝在发展旅游方面一直谨小慎微,主政官员在谈论发展构想时,也总是一方面强调林芝的优势与机遇,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反复强调,“当然,这只是理想和构想,具体的落地路径不同寻常”。这种步履维艰的纠结心理,恰恰说明了林芝发展旅游的特殊性。
林芝“绿色崛起”之道
那么,有没有一种战略路径和技术路径,既能推动林芝在实现生态旅游梦的进程中,既能创“国A”,出政绩,又能兼顾保生态,富民富财政,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为止,这个问题谁也回答不了。
因此,这个动员大会,不像动员会,确切地说,它是一次号召会,一次发展林芝生态旅游的集结号,呼吁并渴望更多的社会先进力量参与到林芝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中来,对于林芝而言,优秀的人才,科学的理念,合理的路径选择,比一切都重要。
旺堆说,林芝地区“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地处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便以恢复”,因此,林芝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科学有效的顶层设计,拿出能够支撑林芝“绿色崛起”之梦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是重中之中,也是2015年必须出成果的“刚需”任务。因为2015年不仅是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与发展若干意见》任务分解执行的关键时期,也是国家旅游局强力推行“515战略”的鼎革之年,更是林芝迎接自身巨变的转折之年——
4月初,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西藏自治区撤销林芝地区设立林芝地级市;与此同时,“拉林高速”将于今年年底全线贯通,从拉萨到林芝将从原来的7小时缩短至3个小时;成都到林芝的铁路项目也已进入施工倒计时;318国道102、105段“三桥两洞”工程即将竣工,鲁朗国际旅游小镇即将建成投入运营……
届时,林芝天险变通途,客源蜂拥而来,林芝迎接的,将不再是缓慢的“渐变”,而是翻天覆地的“聚变”,必须未雨绸缪,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否则,以现在的发展格局和接待能力,不仅难借“聚变”之力,反而会陷入被动承受局面,对林芝的生态环境及城市美誉度造成致命性的,不可弥补的创伤。
“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是一个需要长期专注的建设管理理念,我的任期也许只能做完开头的准备工作。”旺堆说。他认为,“生态旅游”这个理念不是拒绝高科技、拒绝工业发展、拒绝改变!也不是其他地区老百姓都过上富裕的日子,而林芝的老百姓一直过着不发达的生活,才叫生态!
旺堆说,“我理解的生态就是从人文到环境进入一种有序的发展轨道,发展要重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平衡。”围着这个理念,旺堆认为,林芝既需要向当地居民普及环保意识及知识,同时也要邀请地理学、环境科学、实业投资人加入,做旅游行业及产品研究,为林芝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提供理论保障。
在规划前期,旺堆显然对生态旅游发展进行了深度的研究,他认为生态旅游规划不是由哪家规划机构能够独立完成的,因为现在的学科非常细分,每个细分领域都必须有系统化的专业理论做支撑,比如做生态旅游规划必不可少的地理学,“就细分了14个学科”,而如果要全部请来这十几个专业组成规划团队,“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费时费力费资金,却是以失败告终”。
旺堆说,经过调查摸底,事实证明,现在国内旅游规划机构对于生态旅游的认识和执行力都无法支持“绿色崛起”这样的一个高度。林芝亟待找寻的是“具备跨学科能力的通才”,这样几大细分领域由几个通才精英组成一个规划团队,就可以很好地平衡林芝生态旅游规划的各方要素,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
因此,林芝“世界级生态旅游大地区”绿色崛起之梦的实现,在召唤和等待“绿巨人”布鲁斯·班纳,像远离喧嚣世界的寂静林芝一样,让自己平静下来,隐居在绿色密林深处,继续一项奇特而有价值的规划研究。
(本文作者/摄影 孙小荣 凤凰网旅游频道主编,凤凰城市与旅游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国家旅游局首批旅游服务质量社会监督员/特别声明:本文为凤凰旅游独家原创稿,如有引用、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