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旅游商:我用亏损赌明天

在一季度报即将集体亮相的时候,业内对于OTA(在线旅游商)的亏损已经表现得处变不惊。

携程率先公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亏损了1.26亿元。联想到2014年这些行业大佬们的业绩——携程是唯一盈利的企业,去哪儿亏损18.448亿元,途牛亏损4.73亿元……不难猜想,剩下即将出炉的OTA季报还是会纷纷报亏。

耐人寻味的是,这个行业已经形成了“投资方注资—补贴客户端—业绩亏损”这样一个闭环。甚至有人提出这样一种观点:OTA现阶段不敢盈利!

为什么会这么说?以去哪儿为例,2014年尽管巨亏,但是去哪儿的总营收增长了一倍;途牛虽然亏损,但却获得包括京东(34.89, 1.03, 3.04%)在内的5亿美元投资;携程虽然一季度报亏,但是其市值却在发布财报后攀上了百亿美元的高峰。

这背后的商业逻辑是,穿越报表亏损的表面现象,投资方更看中的是总营收的增长率和市场份额占比的增加!

坦率说,现阶段OTA的日子并不好过,一方面航空公司纷纷调低佣金,另一方面酒店频频断供,抗议OTA搅乱了价格体系。OTA有成为过街老鼠的态势,产业链上游的企业纷纷“喊打”。

其实对于大多数OTA来说,酒店、机票乃至门票业务并不挣钱,甚至要自己掏钱补贴消费者。但因为这三块业务最能吸引消费者,快速导流客源和提升消费者黏性,而且容易培养移动端的使用用户,因此OTA补贴得心甘情愿。因为补贴越多,证明吸引的客源越多,市场占有率越多,这就会大大增加投资方的信心,让后续不断有资本进入这个行业。

而OTA真正挣钱的其实是出境游、邮轮等高端业务板块,只不过这部分市场还没有真正成熟,尚需要一个市场培育期。

暂时惨淡的现实并没有妨碍资本热情的脚步,OTA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让每个人都摩拳擦掌。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达875亿元,其中OTA市场营收规模只有40亿元,在资本方的眼中,只要市场足够大,无论是鲸吞还是蚕食,OTA总有一天会慢慢渗透市场。而在此之前,OTA们就像被扔进了角斗场,价格战的血拼在所难免。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行业已经逐渐显现出寡头垄断的苗头,以携程为第一阵营,途牛、同程为第二阵营的格局逐步出现,可以猜想,当寡头垄断的格局在几家企业身上显现得足够明显时,也许就是资本收网之时,这个行业的整合与并购在所难免。

联想到此前坊间传出携程与去哪儿并购的消息,它其实反映了资本运作的终极心理——在巨额投入、高速产出的背后,资本追求的是寡头垄断后的规模效应。无论用什么手段来实现目的,这个行业最终的大洗牌在所难免。

点赞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